8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800字范文 > 美国动漫电影论文 动漫电影论文 电影毕业论文

美国动漫电影论文 动漫电影论文 电影毕业论文

时间:2021-12-14 16:33:41

相关推荐

美国动漫电影论文 动漫电影论文 电影毕业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动漫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其题材选择的多样性、文化的包容性使其成功跨越了文化障碍,走向了国际文化市场。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美国动漫电影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国动漫电影论文篇1

浅析美国动漫电影的“黑暗”童话

[摘要]对于传统动漫电影,它的剧情充满了正能量,然而近年来美国却风行“恐怖”类型的动漫电影,充满诡异而神秘的韵味,与真实南辕北辙,具有哥特式的风格。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荒诞离奇的想象力、背后隐藏着的童真以及亲情、友情、道义等人类永恒的主题依然是恐怖动漫电影的核心。它利用人类永恒的童心搭建起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桥梁,使观众在观赏影片时内心充满温馨与感动。

[关键词]美国;动漫电影;惊悚;恐怖童话

一、引言

童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美好的。提起童年,每一个人都会想起自己最喜爱的动画,因为它是天真烂漫的,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然而近年来,美国却风行恐怖惊悚类的“黑暗”童话。本文将分析恐怖的“黑暗”童话为何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及电影动漫中“恐怖”的内涵所在。

二、“恐怖”风气盛行

长久以往,动漫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倾向于少儿类群的幻想艺术,这是因为动画可以直抒胸臆,可以把人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把人类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腻形象。它取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化腐朽为神奇,它让一切变为可能 ,只要你想象力所触及之地,就能变成现实。话归当下,当动漫电影已经变成商业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的时候,它依旧弥漫着与天真烂漫的儿童紧密关联的气息――兴奋、童真、美好。从另一方面看,恐怖片可谓独树一帜,通过塑造一种令人胆战心惊、弥漫着恐怖气氛的情节并以此贯穿全片,用扑朔迷离的、心惊胆战的神鬼、妖怪、异变与现实世界的凡夫俗子发生矛盾的荒诞不经的故事达到让观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刺激。故事情节总是围绕着惨无人道的杀戮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生死搏斗,血腥或凶残充斥着整个画面。

也许,这类影片会使人心存迷惑――动漫+恐怖=?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就像清水出芙蓉一样,“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正是这个外观格格不入,其实内里千丝万缕的关系,具有“欧亨利”似的命题,却成为新的风气,在动画世界中继往开来,成为创新的爆破点,并在此地基上的一种拥有独特风格的摩天大楼逐渐建成。

,欧美电影市场依次放映了三部闻名遐迩的惊悚恐怖电影――焦点公司的《通灵男孩诺曼》、索尼公司的《精灵旅社》和迪士尼公司的《科学怪狗》。它们一上映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甚至童心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消逝的中年人、老年人都有所耳闻。对于这个让人好奇的现象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好事成双,欧美电影市场又惊现两部妇孺皆知的惊悚恐怖影片《不给糖就捣乱》和《影子王国》。沿着历史的车轮轨迹追溯到《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怪兽屋》《鬼妈妈》等相同类型的惊悚动画,显而易见,惊悚恐怖类型的电影已经初成规模,它已经不再是被动漫电影界的同僚打击批评的异类,也不再贴有 “头顶长疮,脚底淌脓――坏透了”的“标签”。惊悚恐怖动画成功实现“咸鱼翻身”,在题材上吸收许多恐怖元素,运用恐怖片的叙事风格,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靓丽的、“重口味” 的变革者映入观众的眼帘。

三、恐怖元素与动漫电影的融合

为什么众多骇人听闻的、耳熟能详的经典角色:狼人、僵尸、亡灵、女巫、鬼魂能以动漫的形式得以重现?为什么那些阴森恐怖的画面、让人倍感诡异的氛围、长相凶恶无比、令人不敢直视的妖魔等诸多恐怖因素却被搬到公认是缤纷多彩的、奇幻无穷的,属于儿童纯净世界的动漫电影中?求同存异或大胆创新一直是电影制作执著的追求。于是,各种不同的元素、题材和风格混合在一起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例如添加中国功夫元素的《功夫熊猫》、加入西部牛仔风格的《兰戈》等的成功则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恐怖元素与动漫的结合却极具风险性和挑战性,因为惊悚片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影片的视听效果,能将观众潜意识中的恐惧激发到酣畅淋漓的影片,同样它也被大家公认为可能会对少儿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类电影。

1937年首部动漫电影《白雪公主》的上映,标志着动漫电影传统文化模式的建立――是非善恶分明、人物形象可爱生动、语言诙谐幽默。经历了几十年的洗礼,人们形成了对动漫电影所特有的主观认识及思维定式。欧美动画产业所生产的影片被公认为是最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并以之生产儿童类产品,带动经济发展。天真无邪的故事,诙谐幽默的表演,边玩边学的目的等因素成为欧美动漫发展的指导方向。伴随着动画文明的摸索前进,先前所存在的看法出现分歧,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更大程度上偏离了动画原来的轨道。动漫题材出现世俗、功利等不符合儿童世界观的“废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动漫世界也出现了风格不同于传统动漫的“新大陆”。

随后,经过一代又一代动漫电影人和市场经纪人的披荆斩棘、在动画世界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的过程,动漫电影市场不断开宗立派。动漫电影市场的细化及其迎合大众心理的分化便成为培育恐怖类型动漫电影的土壤,市井文化对动漫电影走向商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于是动漫电影伴随着媒体、大众喜爱的特性化程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很多论调一致、题材雷同的影片渐渐被人们冷落。由于人们所追求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和电影自身的多元性不谋而合,营造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赫赫战功。

在电影艺术辉煌的殿堂里,新、奇、异是抓住观众眼球的关键。因此,新、奇、异便成为动漫电影的风格追求。因为无论什么市场,“利益至上”永远是人们所遵从的规则。在电影市场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当代动漫电影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追求儿童动漫。为了使其作品更具有思想深度,成人动漫应运而生。为了成功地吸引成年人的眼球,达到更加新、奇、异的效果,“黑暗的”“破坏者”由此而生。“恐怖”动漫电影就是在这种人们之所需和制作者之所要双重影响下诞生并茁壮成长的。为了跨越儿童与成人心理的鸿沟,使影片又不脱离动漫原有的初衷,动漫电影制作不得不建造桥梁,这座桥梁的材料便是人们未泯的童心。当观众在观赏影片时,人们渴望获得感官上的兴奋或者心理上的胆战心惊,并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欣赏之余,影片中所蕴含的童真、善良、正直、道义不仅使人们内心充满温馨与感动,而且对人性、对人生多了一份思考。 四、“恐怖”在动漫中的含义

妇孺皆知,惊悚电影是以令人胆寒的画面和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摄获人心的。在电影院看此类影片是为了寻求一种和主角共经生死考验的惊心动魄的刺激经历,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寻求一种自我释放的方式,以便获得心灵的暂时解脱。在当今这个虚荣华贵、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这有助于人们为自己释压并获得瞬间的心理平衡,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种更健康的心理获取心灵的自由。电影动漫的类型需从题材、风格、价值观等多方面来判定。于是,《圣诞夜惊魂》《科学怪狗》和《精灵旅社》这些电影到底在不在“恐怖”的范畴内?显而易见,它们借鉴了恐怖电影的一些经验,但绝不是一味地模仿,它们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一)“恐怖”是儿童潜在的心理

虽然世界各大动画制作商一再为儿童编制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但世界中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比如在儿童时期,每个人心中有美妙的世界的同时,也存在着荒诞的充满冒险意味的噩梦,它们真正潜在的用处还未被完全地开发出来,于是动漫界便出现了堂吉诃德似的人物,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上演了一个又一个荒诞的事――“恐怖和动漫的杂烩菜”出现了。《鬼妈妈》中的“父亲”尼尔・盖曼阐释过这个影片:“对于儿童,该片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冒险,相反,在成人的世界里,它变成了胆战心惊的噩梦。”

惊悚动漫和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画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可以让荒诞离奇的情节、幽冥世界的气氛和让人窒息的音效在动漫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深深打动了专爱幻想的人们。虽然绝大多数人可以保持理智,清醒地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但其之所以能打动观众的关键是对人心灵和思想的冲击,而绝非纯视觉的享受。例如《大白鲨》《侏罗纪公园》利用计算机技术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以此使人们感受到真正的恐慌。但是,柏林表现主义的得意之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却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影片中充斥着扭曲的形状,无法理解的透视、奇异的光影,评论家评论该片有着脱离现实的变态心理,它与当时流行的现实主义背道而驰,假如将其挪到惊悚动漫中就相得益彰了。

(二)“恐怖”是儿童的想象力

不难看出,“醉翁之意不在酒”, 动画制作商并不是为了追求惊悚而去创作恐怖动漫。虽然使用诸多的僵尸妖魔,却收到了与惊悚类电影不同的效果,让观众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温暖。

在深入观察后发现,人们对此类动漫的尖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害怕,而是对其的另一种褒奖。恐怖动漫电影所营造的弥漫着恐怖气息的氛围和有着天马行空的、天真无邪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同时产生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心理反差――童话的天真烂漫和恐怖电影的心惊胆寒。

这些带有“惊悚”“荒诞”“诡异”标签的动漫影片总是与简单明朗、充满正能量的传统电影显得“水火不容”。但经过分析,不难发现动漫电影的“中央处理器”即是夜空中明星一般繁多和天马行空一般怪异的想象力,它时时洋溢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处处充满着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和一成不变的童话之情。

(三)“恐怖”是引发感情的“工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动漫电影中的主人公形象,应用马克思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虽然他们与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或是荒诞不羁,或是疯狂的,在形象上无法与白马王子相比较,甚至是苍白无力的……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坚忍不拔、充满道义、有自己的价值观等。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渐渐成长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

美国恐怖动漫电影带有荒诞离奇、惊悚恐怖情节和角色,大胆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动画色彩格调,以超乎想象的冷色调突出现实,将绚丽多彩的主观意识掺杂进叙事,与传统动画形成很大的反差。但它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凸显了荒诞与理智在质的方面的不同。让原来枯燥无味的影片出现新的格调,也向观者传达了不同的创新思想。

虽然美国动漫恐怖片布局给人冷色调,但却夹杂着温馨。虽然剧中充满了鬼怪妖魔,有着令人不敢直视的外貌,但是他们的感情格外受人关注――尤其是友情、爱情以及亲情。所以,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将会找到一新大陆,它们隐藏了原本的童趣。当人们耐心赏析时,将会感到天真烂漫之风迎面扑来。

从另一方面来看,动漫电影的恐怖因素是由于诙谐幽默的叙事方式以及戏谑似的自嘲得以部分消除,让观众看完影片并无沉重的心情,留下的是欢快与内心的愉悦。在对鬼的性格的处理上,影片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使得鬼的温情与现实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暗喻毫无人情的现实世界和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影片的目标不是观众的尖叫,而是让大肆欢笑与窒息的紧张感并存。在表现哥特式恐怖电影的心惊胆寒的同时,也加入家庭、冒险、黑色喜剧等因素,使剧中充满了儿童式的想象,让人观后不仅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又倍感温馨,更多的是留给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五、结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创新意识的提高,动画艺术形式不断追求创新,动画的创作观念也由束手束脚变成了放手大干,从论调一致的有趣、纯真到惊悚恐怖题材的出现,动漫电影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恐怖”电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它借鉴了大量恐怖元素,运用逆向思维吸引观众眼球,让“恐怖”成为一种卖点,但是人物的价值观、叙事风格还是继承了传统动漫电影模式,亲情、友情、天真烂漫的童心依然是恐怖动漫隐含的主题,使观众不仅感到紧张刺激,又倍感温馨和感动。

[参考文献]

[1] 王晖,刘英骥.动漫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03).

[2] 赵芳.美国动漫电影的跨文化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

[3] 殷俊,杨金秀.迪士尼动漫发行销售环节策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03).

[4] 王昊.美国动漫产业带来的启示[J].中国电视,(10).

[5] 陈红泉,何建平.关于我国动漫产业投融资特征及国际经验的思考[J].经济师,(01).

[6] 王武林.美国影视动漫发展轨迹透视及前景展望[J].电影文学,(13).

>>>下页带来更多的美国动漫电影论文

美国动漫电影论文篇2

试谈美国动漫电影中的外来融合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动漫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其题材选择的多样性、文化的包容性使其成功跨越了文化障碍,走向了国际文化市场。美国电影在主题和人物设定上,在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进行融合的同时,注入了美国本土文化的价值观,隐性地向观众表达美国的文化理念。本文分析了美国动漫电影中的外来文化融合,从题材的跨文化融合、创意的跨文化融合以及发行全球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动漫电影全球化成功的原因,对促进我国动漫电影全球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动漫电影;外来文化;融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和信息之间的交流逐渐加深,跨文化的电影运作也愈加频繁起来。美国作为一个有着多种外来文化的移民国家,其经济地位使其在文化产业上也追求全球化的地位,因此,动漫电影作为一种受众群体广泛的电影形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纯粹的美国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并不能被世界人民所接受,美国为追求其国际化的地位在动漫电影中加入多种文化因素,将外来文化与美国文化进行融合,以适应不同民族的文化要求。本文分析了美国动漫电影中的外来融合文化。研究美国动漫电影跨文化成功的因素,对我国动漫电影全球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题材的跨文化融合

动漫电影作为一种受众群体广泛的电影类别,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传播着人类的文明,延续着人类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部优秀的动漫电影,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地区文化浓缩的精华;大众文化一般为普通群众所广泛地接受,要迎合普通民众的喜好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一直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动漫电影想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欢迎,就要实现对多种文化的兼容和融合,吸收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将其消化,自然地与本民族文化融合起来,才能成功。美国动漫电影正是做到了以上的几点,才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欢迎。在题材的选取上,美国动漫电影大多数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真正实现了跨文化的文化融合。好的题材是一部动漫电影成功的关键,好莱坞一贯采用大题材的创作手法,因此,美国动漫电影创作团队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其他民族的文化和题材,并将外来文化进行吸收,并且与美国文化进行融合,转换成带有美国文化色彩的文化产品,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国际化趋势。

美国著名的动漫电影制作公司迪士尼动画经过多年的动漫电影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动漫电影制作流程,但是迪士尼公司在遵循这一套标准的同时,也会随着潮流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来适应国际市场,这是迪士尼动漫电影可以风靡全球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迪士尼动漫电影题材广泛,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童话等多种题材。

美国动漫电影一种重要的形式就是对外国故事传说的改编,这使得美国动漫电影题材多样化,并且给人留下了其国际化的印象。并且,这些故事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打磨,人们对其接受程度普遍很高,这也降低了动画制作的风险系数。迪士尼在题材选择上偏爱使用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或者传说、世界名著等,这些题材往往让动漫电影内涵丰富,并且很容易让电影格局气势恢宏。如迪士尼动漫电影《花木兰》,取自中国的民间传说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它基本还原了《木兰辞》中的情节,并且加入了美国文化因素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将其转化成了具有美国文化色彩的中国传统故事;动画电影《狮子王》的主角狮子辛巴的原型则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哈姆雷特》。美国另一著名的动漫电影公司梦工厂的作品《埃及王子》,则是取材于《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功夫熊猫》则是取材中国元素中的功夫,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但最终电影体现的主题仍是“美国梦”《马达加斯加》则是汲取了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文化因素。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动漫电影在取材上跨文化的现象明显,这种选材的手法让美国动漫电影在传播的过程中减少了文化之间的隔阂,实现了电影的全球化发行。

二、创意的跨文化融合

动漫电影的制作周期比较长,从题材选择到构思、创意,再到最后的电影制作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在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后的电影,为了更好地让广大范围的观众接受,需要对选择的题材进适当地修改,剔除观众不容易接受的文化因素,保留受众群体广泛的文化因素,之后加入销售地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全球化程度高的电影作品。美国动漫电影在这一方面,无论从题材的选择还是电影的构思和创意,直到制作,乃至最后到电影的营销都充满了跨文化因素。

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在融合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之间的碰撞、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和改变,最终实现了文化之间的融合。美国动漫电影正是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对其进行吸收和重新编码,最终实现了美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融合,提升了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美国动漫电影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会深入研究另外一种文化,从而确定电影的选材和主题。迪士尼动漫电影《花木兰》从筹备到最终与观众见面,耗费了8年的时间,创作团队专门奔赴中国,收取花木兰有关的创作题材,参观相关的历史博物馆,游览古代的历史文化建筑,对花木兰的创作以及电影的制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梦工厂动漫电影《功夫熊猫》创作团队也对中国的功夫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电影中对于中国儒家、道家和禅宗的相关文化和思想的研究颇为到位,影片中和平谷里面的居民安居乐业,善良并且积极对待生活,对于上天的安排持尊重的态度,并且坚信“善良最终会战胜邪恶”的理念,都体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电影中对于功夫的研究,“无”是龙之典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的无极拈花指是武学中最高功夫,都体现了中国的道家思想;武术最高功夫不是靠师傅教得的,而是靠自己的领悟,阿宝对于龙之典秘诀的自我领悟,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团队对于中国文化的用心研究,电影很好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精髓,因此受到了中国观众的认可,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国动漫电影擅长将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消除文化间的障碍,最终让电影走向世界。不同的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也存在着价值观取向的不同,这些都容易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碍。美国动漫电影对此采用了去除文化之间的差异,淡化不同的因素,从而最终消除跨文化障碍;美国动漫电影对这些文化进行解码以后,在这些文化之中加入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要素,然后对这些文化进行重新的编码,最终消除了跨文化的障碍,形成了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电影产品。

以迪士尼动漫电影《花木兰》为例,电影的创作团队在电影中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有关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淡化了中国封建文化中女子是社会的附属品的事实;电影随后注入了有关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并加入了迪士尼动漫电影的品牌特色,让电影符合西方眼中的东方世界,《木兰辞》中表达的是花木兰对于父亲的孝道,以及花木兰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和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花木兰的民族大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了花木兰对于父亲的孝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表现了花木兰的骁勇善战,以及花木兰对于国家的忠诚。迪士尼的动漫电影《花木兰》对于花木兰的出征动机进行了改编,花木兰替父出战,不仅是因为孝道,还因为花木兰想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这符合美国的价值观,美国梦讲求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大成就的价值观,花木兰代父出征与家中没有长子有关系,更多的是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人生梦想。在花木兰身上,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和爱国的观念,还有勇于实现自我的现代女性的价值观。迪士尼公司将传统故事中所要表达的孝道的主题转换成了现代女性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主题。此外,电影中花木兰与皇帝拥抱等场景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男女授受不亲、皇权主义,成功实现了跨文化的融合,让其成为一部极具美国文化色彩的动漫电影。

美国动漫电影成功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对于动漫形象的塑造上充满了奇思妙想,可以消除文化间的障碍,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西方的文化认为,艺术品的内在含义随着主体的人的不同理解而不同,就主体而言,理解总和理解者的历史境遇密切相关。美国动漫电影对于人物的塑造,在尊重原著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解读,实现了人物的再塑造。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并不是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它内心叛逆,不喜欢梳妆打扮和女红,但是勇敢、机智,这与《木兰辞》中对于花木兰的描写不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所体现的花木兰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喜欢女红,是封建伦理下贤惠、任劳任怨的中国女性,“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体现了花木兰的英勇善战以及不同于普通女性的胆识,不怕吃苦的坚毅品质,是女儿与壮士的完美化身,但是缺少了人性的味道。迪士尼对花木兰的在创作,让花木兰这个形象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文的气息,并且加入了美国文化中女性独立自主的意识,因此,塑造出了一个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花木兰。电影《功夫熊猫》中,主角阿宝并不像传统的大侠那样英俊潇洒,而是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性格温和,贪吃、身材肥胖,这使得阿宝打破了传统大侠那种高冷、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让观众感觉到了亲切感,让观众与大侠之间产生了共鸣,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融合。

三、全球化模式

美国动漫电影在题材选取和创意上实现了跨文化的融合,但是其成功的另一关键要素是全球化的发行模式,在发行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发行的时间、地点以及传播的方式。在《功夫熊猫》的发行中,梦工厂的营销团队考虑了中国的文化特色,曾经一度想在大熊猫的故乡四川卧龙举行发布会,后因汶川地震取消了这个计划。但是在上海的电影首映礼上,发行方承诺将当天的票房全部捐献给四川的地震灾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功夫熊猫》的续集,中国上映的时间要早于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反映了梦工厂对于这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电影文化发源地的重视。

媒体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美国迪士尼和梦工厂都借助这个发展趋势不断地推进自己的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重视海外市场,这就促进了电影的跨文化融合和发展,让电影跨越了文化的隔阂和障碍,最大限度地实现动漫电影的文化融合,在向全世界隐形地传播着美国的文化价值观。

美国电影公司在电影发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跨文化因素,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和融合,并根据地区文化的不同,不断调整电影的发展策略,让电影在全球发行的过程中畅通无阻。美国动漫电影的全球发行模式,也为美国动漫电影的全球流行和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 语

美国动漫电影在全球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究其原因,其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融合是其成功的关键,在很多美国的动漫电影中,我们都可以看见多种文化因素,文化空间的巧妙转换,让美国动漫电影消除了文化间的隔阂,实现了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成功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并注入美国文化的价值观。本文分析了美国动漫电影中的外来文化融合,从题材文化融合、创意文化融合、全球化发行三个方面探讨了美国动漫电影全球传播的原因,对于促进我国动漫电影全球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芳.美国动漫电影的跨文化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

[2]郭兴.美国动漫发展对中国动漫电影的启示[J].电影文学,(11).

[3]邬红芳,姚明琦,胡叶娟.元素风格与文化张力:中国动漫电影发展的路径选择[J].电影评介,(11).

[4]张守荣.美国动漫的特点及运作模式[J].新闻爱好者,(06).

[5]陈矩弘.美国动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及启示――以《花木兰》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